病案精選

針灸醫案

一、陸瘦燕醫案

失眠

     李某,男,33歲。

   入寐艱難,已有半載,症情忽作忽止,進月尤苦,頭暈耳鳴,口干心煩,遺精腰痠,舌質紅而少苔,脈現細數。此由腎水虧虛,心陽獨亢,為施壯水制火,交通心腎之法。

     處方:心俞 ,雙、  腎俞+,雙、 神門-,雙  、三陰交+,雙

   手法:心俞:米粒灸,三壯。

   腎俞  神門  三陰交:提插補瀉,不留針。

     二診:夜寐少安,然易驚醒,它症亦見改善,舌紅脈細,仍予原治加減。

     處方:厥陰俞 ,雙、  腎俞+,雙、  神門-,雙  、三陰交+,雙、  內關-,雙、  太溪+,雙、  腎俞,神門,三陰交,內關,太溪。提插補瀉,不留針。

   三診:已能酣然入眠,面現華色,精神大振,頭暈耳鳴已除,口干心煩亦失,術後未有遺精,但尚乏力、腰痠,舌紅少苔,脈細,再以交通心腎之法治之,佐以調補脾胃,益血養神,以圖鞏固。

     處方:內關-,雙、 神門-,雙、  三陰交+,雙、  脾俞+,雙、  足三里+,雙  、太溪+,雙

     手法:提插,不留針。

     按:心為神氣之宅,腎為精氣之舍,本例病者頭暈、耳鳴、遺精、腰痠是腎精不足之征,口干心煩,是陰虧火旺之疾,舌紅脈數皆虛火上炎之象。按脈論證,當是腎水衰虧,真陰不升,水火不濟,心陽獨亢,以致神不守舍而致。陸師治以壯火制水,交通心腎之法,灸心俞三壯,此為用灸法作瀉。《靈樞、背俞》篇雲:“以火瀉者,疾吹其火,傳其艾,須其火滅也”。意在引導火氣外出,一般灸1-3壯為宜,不須多灸。瀉神門亦清心火,安神明之意。補腎俞(腎藏背俞穴)、三陰交(足三陰之會)以壯水源而制陽光,故一診而寐少安。二診改灸厥陰俞三壯,亦瀉心藏有余之氣火,並取內關用瀉,以加強瀉火安神之功效,更補太溪(足少陰之原),以強化滋水之力,故診後睡眠轉酣,諸恙消失。三診停灸,而專用針法,並加用脾俞、足三里以調補脾胃,益營血而安神明、半載之病,愈於旦夕,足征灸有補瀉之分,其功不亞於針刺,陸師精於此道,可見於此。

   討論:  陸師認為失眠一症,其發病總是陽不交陰,神不守舍所致。雖症因不一,總不離外邪、裏病二端。若因外邪而不寐者,如傷寒、瘧疾等病,痛楚呻吟,夜難安枚,治黨速去其邪,攘外以安內,治愈不難。裏病不寐者,或焦煩過度,而離宮內燃,法當竣瀉其火,可取然谷、行間、支溝等火性穴位,緊提八八老陰之數,後安其神,取神門、內關,先緊提六六少陰之數,後緊按行三九少陽之數。或憂勞憤鬱,而耗心脾,當養血安神,可補膈俞、脾俞、三陰交、足三里以和胃生血,補腎門、大陵以安陽神入舍。或精不凝神,而龍雷震蕩,當壯水之主,以引火歸元,可補太溪、复溜、照海、志室,施提插補法,佐以安神同前法。或肝血無藏,而魂搖神漾,當補肝血而安魂,可用肝俞、曲泉、三陰交、膈俞。或膽熱心煩、而致神魂受擾、當清少陽鬱熱、瀉陽陵泉、膽俞,而補厥陰以安神魂,取大陵、肝俞。因驚而致者,宜鎮驚,可瀉陰郄、神門、心俞。因怒而致者,宜疏肝,可瀉行間、太衝。飲食停滯,胃不和而臥不安者,宜和胃導滯為先,佐以安神,可補足三里、神門,瀉天樞、大橫。新產、病後、虛煩而不眠者,宜補益氣血,灸足三里、關元、氣海、膻中,緩圖其本,而後才能安神。臨診者當以意領會,消息而運用之。

《陆瘦燕针灸论著医案选》

二、陸瘦燕醫案

胃痛

  邱某,男,64歲,龍華門診號68994。

  初診:1964年8月18日,1961年5月因腹痛、黃疸反覆發作而在松崗人民醫院施行總膽管引流手術(膽囊未切除,有否結石不詳),術後診斷慢性膽囊炎,手術後腹痛發作依舊,每遇飲食不節,即引起上腹部當胃而痛,平時兩脅脹痛,頭昏乏力。脈濡細,舌質黯紅,苔白膩。甲木犯胃,濕濁中阻,治擬疏瀉少陽,化濕和胃。

  處方:膽俞-,雙、陽綱-、陽陵泉-,雙、內關-,雙、足三里+,雙。

  手法:捻轉補瀉,留針十分鐘。

  根據上方,每週針刺二次,脘腹隱痛漸減,胃納亦增,惟大便仍日行一二次,此乃脾陽不振,中焦運化失司,肝之氣橫逆所致。自第七診後,於原方基礎上,再加肝俞-、脾俞+。玉第十診時,大便、食欲均已正常,脅痛得除,乃結束第一療程而囑週治休養。

  按:本例病者,因膽氣郁結,甲木來侮,以致胃失和中,濕濁之邪阻滯中宮而發病,平時兩脅脹痛者是木失疏達之候。陸師參考病史,斷為邪在少陽,故取膽俞、陽綱、陽陵泉(膽合)以瀉膽火,而清濕熱,此治本之法。佐內關,是八脈交會八穴之一,通於陰維,主胃心胸之病;足三里是胃腑合穴,二穴相配能寬胸理氣,和胃健脾,故針治後,脘腹隱痛漸減,胃納漸增,但大便仍日行二次,木邪侮土之象還未盡除,故於七診後再加瀉肝俞以疏木邪,加補脾俞,以佐健運。續治三次而諸症得以痊愈。

《陆瘦燕针灸论注医案选》

 

三、陸瘦燕醫案

胃痛

  楊某,女,45歲。黃路衛生院1314。

  患者主訴:自幼因飲食肌飽失宜而經常胃脘疼痛。其後雖迭經中西醫治療,但始終沒有治癒,胃痛時發時止,歷30余年,發時頻頻泛惡,脘腹脹滿。切脈濡緩舌苔薄白,土虛木來乘侮,治擬和胃調中為先為先。

  處方:內關-,雙、中脘+、足三里+,雙、胃俞+,雙、脾俞+,雙。

  手法:捻轉提插補瀉,留針十分鐘。

  治療七次以後,諸証逐漸好轉,治療十一次胃痛不再發作。

  按:此例病者,從小飲食無人照顧,胃氣損傷,以致長大後引起胃痛。脈濡苔白,脘腹脹痛,此胃陽虛衰之症。頻頻泛惡,是上虛木來乘侮之故。陸師按脈論証,認為肝木並無偏亢之象,木之侮土,因土虛而致。故治療僅用和胃之法,補胃募中脘,配胃俞及胃合足三里,在於和胃,佐以脾俞健運,內關寬胸解郁,以降胃氣。土氣肥厚,肝木乘侮之象,亦隨之而解除。

《陆瘦燕针灸论注医案选》

 

四、陸瘦燕醫案

癭氣

  胡某,女,23歲。

  患癭氣已七八年。1959年在上海某醫院治療兩個多月未效。後來經常吃含碘的海帶、紫菜等副食品,效果亦不顯著。頸項漫腫,心情容易激動,煩躁不寧,皮膚灼熱,多汗,胃納亢進,易感疲勞,胸悶不舒,呼吸急促,時有心悸,脈細弦,苔薄滑。証系肝失疏泄,氣血郁滯,痰氣相結,經絡阻塞,搏於頸下,治擬疏通經氣。

  處方:昆侖-,雙、人迎(點刺)

  手法:昆侖用雙側,捻轉補瀉。令患者仰臥,伸下足,醫者立於患者對面,雙側同時捻轉,得氣後,大指向後搓幾下,反覆操作8次。

  第一次針刺時,即感頸項輕鬆,針後昆侖穴頗為沉重,次日頸項漫腫略小。第二次再針昆侖,手法同前。翌日頸項已基本好轉,雖工作緊張,亦不感勞累。

  按:癭氣,祖國醫學亦稱影袋,其皮寬肉不變,總由痰氣相結而成。隨其症狀有石癭(堅硬不移)、肉癭(肉色不變)、筋癭(筋脈外露)、血癭(赤脈交結)、氣癭(隨氣消長)等之分。本例病者,似屬筋肉之癭病,蓋痰氣瘀結於足太陽、陽明之筋分而致。以足太陽之筋,其支者,別入結於舌本,另一支者,出缺盆斜上出於頸。足陽明之筋,上頸、上挾口。皆經過頸部,故陸老獨取此二經,用昆侖施捻轉瀉法,疏通太陽之經氣,取人迎點刺,以決陽明壅滯之氣血。二診而症情好轉,效果令人滿意。

《陆瘦燕针灸论注医案选》

 

五、陸瘦燕醫案

小腦橋腦萎縮症

  何某,男,34歲。門診號:69927。

  初診:1964年9月29日,走路不穩,已歷4年,時有頭痛眩暈,兩目遠視昏糊,目珠不活,偶有震顫,並有複視,行履常向右傾手,飲食易嗆,精神疲乏,煩躁不寧。無四肢震顫、二便不季等症,經某醫院診斷為土「小腦橋腦萎縮」,而來針灸治療。診得舌胖,苔薄黃,寸口虛細而數。病系肝腎兩虧,風陽上越,久病之體,勢必氣陰兩虧,經多方治療,目前尚屬穩定,但終屬纏綿之疾,決非旦夕間可能奏功,治擬補腎柔肝,升清降濁。

  處方:風池-,雙、風府-、絲竹空-,雙、肝俞+,雙、腎俞+,雙、復溜+,雙、太溪+,雙、足三里+,雙、行間-,雙、昆侖-,雙、委中-,雙

  手法:提插捻轉,不留針

  二診:1964年10月6日,頭暈略輕,下肢行履少力,針刺後覺有熱氣上下窜動,餘症如舊。脈細數,苔薄白,治再宗前,加太沖-,雙,手法同前。

  三診:1964年10月10日,針後效果不甚明顯,諸症如舊,治法宗前方加減。

  處方:風池-,雙、絲竹空-,雙、上星-、肝俞+,雙、腎俞+,雙、太溪+,雙、陽陵泉-,雙、昆侖-,雙、足三里+,雙、委中-,雙

  四診:1964年10月13日,針刺後兩足漸見有力,略有眩暈,近來風邪犯肺,鼻塞打嚏,咳嗽時作,精神疲乏、治宜兩顧。

  處方:風池-,雙、絲竹空-,雙、上星-、外關-,雙、列缺-,雙、肝俞+,雙、腎俞+,雙、太溪+,雙、太沖+,雙、陽陵泉-,雙、昆侖-,雙

  五診:1964年10月20日,13日針治後病勢頓覺減輕,行履情況良好,不需要扶杖而行,脈舌如前,再擬原法。

  處方:風池-,雙、絲竹空-,雙、外關-,雙、肝俞+,雙、腎俞+,雙、太溪+,雙、太沖+,雙、陽陵泉-,雙、昆侖-,雙

  六診:1964年10月24日,步履效佳,唯眼球震蕩增加,再擬原法。

  處方:上方加睛明-,雙

  七診:1964年11月7日,迭投培補肝腎,升清降濁之法,眩暈漸趨好轉,下肢步履效穩,舉足有力,不扶杖能步行一公里多,視力仍感模糊,間有複視,脈象細數,舌苔白滑,二便正常,病久勢篤,正氣不足,肝腎兩虧,症狀猶著,再擬前法出入。

  處方:肝俞+,雙、腎俞+,雙、復溜+,雙、太溪+,雙、風池-,雙、行間-,雙、光明-,雙、曲泉+,雙、陽陵泉-,雙

  手法:提插捻轉,不留針。

  八診:1964年11月17日,針治以來病情明顯轉好,下肢行履已較有力,猶以左側更為明顯。每次針灸後2-3天內症狀好轉較顯著,視力仍較差,有複視。脈細數,舌質淡,中有裂紋,苔薄膩。再擬培補肝腎,升清降濁。

  處方:風池-,雙、風府-、絲竹空-,雙、肝俞+,雙、腎俞+,雙、足三里+,雙、太溪+,雙、光明+,雙、太沖+,雙、行間-,雙

  手法:提插捻轉,不留針(針絲竹空時,感覺足底有熱氣窜動)。

  按:本例經西醫確診為「小腦橋腦萎縮症」,迭經各種治療均無顯效。應用針刺治療一個療程,收到比效滿意的效果。病者頭暈目糊,煩躁不寧,視物有歧,行履傾斜,脈細數,舌胖苔黃,一派肝腎兩虧,風陽上僭之症,故陸老初診取用風池、風府、行間以瀉肝膽上僭之陽而治眩暈;取絲竹空以清肝膽蘊茯之熱而明目,是皆治標之法。兼補肝俞、腎俞、太溪、復溜調肝腎之氣以益肝腎之精,乃治本之法。取足三里調理脾胃,是「治痿獨取陽明」之意。取萎中、昆侖疏調足太陽經之氣血,蓋足太陽主筋,而陽蹻起於申脈,是足太陽之友別,足太陽之氣血調和,可起強筋健步之作用。本案取效,主要在於補瀉兼顧,標本兼施,這是治療慢性頑固疾病的關鍵。

《陆瘦燕针灸论注医案选》

六、趙醫師醫案

皮下結節

  潘先生,病歷編號:809XXX號,出生日期:1979年X月,職業:文員,婚姻狀況:巳婚,2019年1月13日到診。

  西醫診斷:皮下結節。

  中醫辨證:年前出現四肢皮膚、胸部皮膚,長滿細粒結節,面積0.1cmX0.3cm不等,醫生診斷患皮膚結節症,自覺怕冷,惡風,自汗,四肢酸痛,身形中等,起居飲食正常,舌淡紅,苔薄白潤,脈細緩,證屬太陽太陰合病,營衛失調,裡虛寒結,治以調和營衛,溫寒散結,方藥取用〝當歸四逆湯〞加炙麻黃、地龍乾、浙貝母、生牡蠣飲服,結合針灸治療。

  針灸治療:取用十二經絡、督脈、任脈、奇經八脈,多經多穴治療,採用捻轉及提插手法,以作補瀉。(穴位)百會、四神聰、印堂、睛明、迎香、地倉、聽宮、曲池、尺澤、外關、合谷、關元、氣海、中脘、血海、足三里、陰陵泉、三陰交、承山、委中、行間、太沖,每三天針一次,共針十次。 

  療效跟進:治療後細結節消失,大結節變軟縮小。

  醫囑:均衡飲食,多吃蔬果,少食肥膩,多做運動,繼續治療。

  醫話:本醫案皮下結節,證屬太陽太陰合病,營衛失調,裡虛寒結,治以調和營衛,溫寒散結,方藥取用〝當歸四逆湯〞加炙麻黃、地龍乾、浙貝母、生牡蠣飲服,結合針灸。〝當歸四逆湯〞來源於《傷寒論》。本方是桂枝湯去生薑加當歸,通草、細辛而成,因表虛甚,故去生薑減少發汗作用,血虛而加當歸,甘溫補血通脈,並加通草通利血脈,細辛辛溫化寒飲,故治桂枝湯證,又見血虛寒飲,手足厥寒,脈細欲絕者,即治太陽、太陰合病的外寒內飲證。本方加炙麻黃、地龍乾、浙貝母、生牡蠣飲服,結合針灸,治本醫案皮下結節,有良好療效。

資料來源:編輯室

 

七、趙醫師醫案

耳神經炎

  李先生,病例編號:809XXX號,出生日期:1987年X月,職業:註冊電工師,婚姻狀況:已婚,到診日期:2019年3月12日。

  西醫診斷:耳神經炎。

  中醫辨證:患上呼吸道感染,發熱,咳嗽,膿痰,鼻塞,流涕,頭痛,經西醫治療後,仍出現眩暈,早上起床,出現天旋地轉,頻頻作噦,舌紅,苔薄白,脈細浮緩,證屬太陽病,營衛失調,外邪內飲,治以調和營衛,解表化飲,方藥選用〝茯苓甘草湯〞飲服,結合針灸治療。

  針灸治療:取用十二經絡、督脈、任脈、奇經八脈,多經多穴治療,對本病有效,採用捻轉及提插手法,以作補瀉。(穴位)百會、四神聰、印堂、睛明、迎香、地倉、聽宮、曲池、尺澤、外關、合谷、關元、氣海、中脘、血海、足三里、陰陵泉、三陰交、承山、委中、行間、太沖,每三天針一次,共針十次。    

  療程跟進:治療後病癒。

  醫囑:均衡飲食,多食蔬果,戒食辛辣,適量運動。

  醫話:本醫案耳神經炎,證屬太陽病,營衛失調,外邪內飲,治以調和營衛,解表化飲,方藥選用〝茯苓甘草湯〞飲服,結合針灸,加強療效。〝茯苓甘草湯〞來源於《傷寒論》,本方是桂枝甘草湯加利水之茯苓,解表止嘔之生薑,故本方功能調和營衛,解表化飲,結合針灸,治療本醫案耳神經炎,有良好療效。

資料來源:編輯室

 

八、趙醫師醫案

頸椎增生

  陳先生,病歷編號:809XXX號,出生日期:1970年X月,職業:金融從業員,婚姻狀況:已婚,2019年1月20日到診。

  西醫診斷:頸椎增生。

  中醫辨證:患者頭暈,左肩背疼痛半年餘,經X光攝片診斷第六節頸椎增生,近期出現頭眩,心悸,左肩背疼痛,左手拘急痛,肘位上下部酸痛,夜尿較頻,溏便,胃脹,舌淡紅、苔白膩,脈沉細,證屬少陰太陰合病,中寒裡虛,痰濕痹阻,治以溫中補虛,化濕除痹,方藥選用〝真武湯〞加夜交籐飲服,結合針灸治療。

  針灸治療:取用十二經絡、督脈、任脈、奇經八脈,多經多穴治療,對本病有效,採用捻轉及提插手法,以作補瀉。(穴位) 百會、四神聰、印堂、睛明、迎香、地倉、聽宮、曲池、尺澤、外關、合谷、關元、氣海、中脘、血海、足三里、陰陵泉、三陰交、承山、委中、行間、太沖,每三天針一次,共針十次。   

  療效跟進:治療後頭暈、肩背疼痛消失,繼續治療。

  醫囑:均衡飲食,多吃蔬果,多飲牛奶,適量運動。

  醫話:本醫案頸椎增生,證屬少陰太陰合病,中寒裡虛,痰濕痹阻,治以溫中補虛,化濕除痹,方藥選用〝真武湯〞加夜交籐飲服,結合針灸。〝真武湯〞來源於《傷寒論》,本方是附子湯去人參加生薑而成,故治附子湯證心下不痞硬,有表證而嘔者,故本方加夜交籐飲服,結合針灸,治療本醫案頸椎增生,有良好療效。

資料來源:編輯室

 

九、趙醫師醫案

重症肌無力

  廖女士,病歷編號:809XXX號,出生日期:1989年X月,職業:文員,婚姻狀況:未婚,2019年3月23日到診。

  西醫診斷:重症肌無力。

  中醫辨證:患者二年前出現眼皮向下垂,早上較輕,下午嚴重,醫生診斷患重症肌無力症,給西藥大力丸、肥仔丸治療,未見明顯療效,親人介紹而來求診。首診:兩側眼瞼下垂,右側較重,大、小便尚可,飲食量少,睡眠差,舌淡紅,苔白,脈沉細,證屬太陰病,治以針灸結合中藥,方藥選用〝重症肌無力方〞加夜交籐飲服。

  針灸治療:取用十二經絡、督脈、任脈、奇經八脈,多經多穴治療,對本病有效,採用捻轉及提插手法,以作補瀉。(穴位)會、四神聰、印堂、睛明、迎香、地倉、聽宮、曲池、尺澤、外關、合谷、關元、氣海、中脘、血海、足三里、陰陵泉、三陰交、承山、委中、行間、太沖,每三天針一次,共針十次。  

  療效跟進:治療後病證改善,繼續治療。

  醫囑:均衡飲食,多吃蔬果,少食辛辣,適量運動。 

  醫話:本醫案重症肌無力,證屬太陰病,治以針灸結合中藥,方藥選用〝重症肌無力方〞加夜交籐飲服。〝重症肌無力方〞,內含甘肅芪、黨參、升麻、五指毛桃補氣升陽,提升肌脹力;白朮、桂枝、炙甘草補氣和營,健脾滲濕;當歸、壁虎補血活血,增加肌肉營養,發揮肌肉活力;全方功效健脾益氣,養血活血,提升肌力。結合針灸,治療本醫案重症肌無力,有良好療效。

資料來源:編輯室

 

十、趙醫師醫案

多發性硬化症

  陳先生,病歷編號:809XXX號,出生日期:1976年X月,職業:商人,婚姻狀況:已婚,2019年1月20日到診。

  西醫診斷:多發性硬化症。

  中醫辨證:2016年10月某天,出現頭暈,作嘔,左側身抽搐,隔天症狀基本消失,唯獨左手、腳活動不靈活,醫生診斷患多發性硬化症,日常多種多樣證狀反覆出現,後遺證愈來愈嚴重, 家人陪伴到診,行動不便,坐輪椅,頭暈,噁心噦吐,四肢抽搐,二便不暢,睡眠、飲食欠佳,舌淡紅、苔少,脈沉數,證屬厥陰病,上熱下寒,寒熱錯雜,治以針灸結合中藥,方藥選用〝多發性硬化方〞加夜交籐、生大黃飲服。

  針灸治療:取用十二經絡、督脈、任脈、奇經八脈,多經多穴治療,對本病有效,採用捻轉及提插手法,以作補瀉。(穴位)百會、四神聰、上星、印堂、迎香、地倉、頰車、聽宮、曲池、尺澤、外關、合谷、關元、氣海、上脘、血海、足三里、陰陵泉、三陰交。每三天針一次,共針十次。

  療效跟進:治療後大小便暢通,病況改善,繼續治療。

  醫囑:均衡飲食,多吃蔬果,少食辛辣,戒煙戒酒,適量運動。

  醫話:本醫案多發性硬化症,證屬厥陰經病,上熱下寒,寒熱錯雜,治以針灸結合中藥,方藥選用〝多發性硬化方〞加夜交籐、生大黃飲服。結合針灸,治療本醫案多發性硬化症,有良好療效。

資料來源:編輯室

 

十一、趙醫師醫案

牛皮癬

  陳先生,病歷編號:809XXX號,出生日期:1985年X月,職業:文員,婚姻狀況:未婚,2019年3月20日到診。

  西醫診斷:牛皮癬。

  中醫辨證:自幼皮膚出現搔癢,脫皮屑,紅腫,頭皮更為嚴重,影響睡眠,大便不暢,飲食尚可,舌淡無澤、苔白厚,脈細緩,證屬太陽病,營衛失調,外邪內濕,治以針灸結合飲中藥,調和營衛,解表袪濕,方藥選用〝桂枝二麻黃一湯〞加生地黃飲服。

  針灸治療:取用十二經絡、督脈、任脈、奇經八脈,多經多穴治療,對本病有效,採用捻轉及提插手法,以作補瀉。(穴位)百會、四神聰、上星、印堂、迎香、地倉、頰車、聽宮、廉泉、曲池、尺澤、外關,合谷、關元、氣海、上脘、血海、足三里、陰陵泉、三陰交,每三天針刺一次,共針刺十次。

  療效跟進:治療三個月病癒。

  醫囑:均衡飲食,多吃蔬果,戒吃蝦蟹、辛辣、榴槤。 

  醫話:牛皮癬,屬於自身免疫功能失調病。本醫案牛皮癬,證屬太陽經病,營衛失調,外邪內濕,治以針灸結合飲中藥,調和營衛,解表袪濕,方藥選用〝桂枝二麻黃一湯〞加生地黃飲服。結合針灸,治療本醫案牛皮癬,有良好療效。

資料來源:編輯室

 

十二、趙醫師醫案

濕疹

  梅先生,病歷編號:809XXX號,出生日期:1983年X月,職業:商人,婚姻狀況:已婚,2019年2月30日到診。

  西醫診斷:濕疹。

  中醫辨證:皮膚經常搔癢、乾燥、脫皮,反覆發作,夏、冬季節更加嚴重,醫生診斷患濕疹症,全身長出紅色丘疹,睡眠差,食慾一般,舌淡紅、苔白,脈細緊,證屬陽明經病,營衛失調,血虛裡燥,治以表裡雙解,養血潤燥,治以針灸結合中藥,方藥選用〝竹葉石膏湯〞加生地黃飲服。

  針灸治療:取用十二經絡、督脈、任脈、奇經八脈,多經多穴治療,對本病有效,採用捻轉及提插手法,以作補瀉。(穴位)百會、四神聰、上星、印堂、迎香、地倉、頰車、聽宮、廉泉、曲池、尺澤、手三里,外關,合谷、關元、氣海、上脘、血海、足三里、委中、陰陵泉、三陰交,每三天針刺一次,共針刺十次。

  療效跟進:治療五個月病癒。

  醫囑:均衡飲食,多吃蔬果,戒吃蝦蟹、辛辣、榴槤,適量運動。

  醫話:本醫案濕疹,證屬陽明病,營衛失調,血虛裡燥,治以表裡雙解,養血潤燥,治以針灸結合中藥,方藥選用〝竹葉石膏湯〞加生地黃飲服。

結合針灸,治療本醫案濕疹,有良好療效。

資料來源:編輯室

十三、趙醫師醫案

斑秃

  卓小姐,病歷編號:809XXX號,出生日期:1989年X月,職業:會計師,婚姻狀況:已婚,2019年2月2日到診。

  西醫診斷:斑禿。

  中醫辨證:患者工作繁忙,一個月前出現頭髮脫落嚴重,其後形成局部性脫髮,醫生診斷患斑禿,習慣性便秘、每隔2至3天一次大便,睡眠差,食慾欠佳,閉經,經常3至6個月一次,經血量少,痛經,舌質暗紅,苔黃厚,脈數,證屬太陽陽明合病,營衛失調,實熱內結,治以針灸結合飲中藥,調營固衛,清裡實熱,方藥選用〝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〞合〝小承氣湯〞加甘肅芪,當歸片飲服。

  針灸治療:取用十二經絡、督脈、任脈、奇經八脈,多經多穴治療,對本病有效,採用捻轉及提插手法,以作補瀉。(穴位)百會、四神聰、上星、阿是穴、印堂、迎香、頰車、承漿、曲池、尺澤、外關,合谷、關元、氣海、下脘、血海、足三里、陰陵泉、三陰交、太沖,每隔三天針刺一次,共針刺十次。

  療效跟進:治療六天病癒。

  醫囑:均衡飲食,多吃蔬果,少食肥膩,適量運動。

  醫話:本醫案斑禿,證屬太陽陽明合病,營衛失調,實熱內結,治以針灸結合飲中藥,調營固衛,清裡實熱,方藥選用〝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〞合〝小承氣湯〞加甘肅芪,當歸片飲服,結合針灸,治療本醫案斑禿,有良好療效。

資料來源:編輯室

請注意:

本網站由醫師所提供的藥方,僅給讀者參考。如果讀者正在服食其他藥物,或身患其他疾病,更須經註冊中醫/西醫同意才可服用。我們恕不負上任何責任。

趙生健康網 謹啟

頂部目錄添加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