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黃帝內經》心得

6)診法

  用一定的方法,以探求致病的原因、病變的所在,以及病情轉化和證候特點,從而進行分析判斷,以決定治療的方針,這就是診法。
  《黃帝內經》的診法,不僅:在方法上巳奠定了望、聞、問、切四診的基礎,更重要的是指出了診斷疾病必須結合致病的內外因素加以仔細考察。這就是說,對任何疾病所產生的證狀,都不能孤立的看待,應該聯系到四時氣候、地方水土、生活習慣、性情好惡、體質強弱、年齡、性別、職業等等,運用四診的方法,全面的了解病情,加已分析研究,然後才能作出正確的診斷。如《素問‧疏五過論》:〝聖人之治病也,需知天地陰陽,四時經紀、五臟六腑,雌雄表里,針灸砭石,毒藥所主,從容人事,以明經道,貴賤貧富,各異品理,周年少長,勇怯之理,審於分布,知病本始,八正九候,診必副矣。〞
  四診的範圍,是相當廣泛的。凡病人的精神、形態、五官、齒舌、膚色、毛髮、唾液、二便等,都為望診所必察;呼吸、氣息、臭味等,都為聞診所必審;居處、職業、生活狀況、人事環境以及發病經過等,都為問診所必詢;脈象、膚表、胸腹、手足等,都為切診所必循。只有這樣,才能全面地認識疾病的本質。中醫的辨證,就是利用四診的方法,分析病情,認清證候,從而了解疾病的真相,确定診斷。診斷既明,然後在治療上才能絲絲入扣,取得預期的效果。因此說,有正确的診斷,才有正确的治療。

請注意:

本網站由醫師所提供的藥方,僅給讀者參考。如果讀者正在服食其他藥物,或身患其他疾病,更須經註冊中醫/西醫同意才可服用。我們恕不負上任何責任。

趙生健康網 謹啟

頂部目錄添加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