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》癌症手術前後中醫治療
五》癌症手術前後中醫治療
在中醫看來,手術切除腫瘤之後,最常見的副作用是容易傷氣留瘀。西醫以解剖學為基礎,依據「看到的」病症進行治療,凡是顯微鏡看到的,影像學看到的,都好治,看不到的就不發表意見了。中醫呢,高妙的醫術要達到很高層次的抽象思維,不只看表象,而是看人的整體,要求臟腑氣血達到陰陽平衡。兩種醫學並不互相排斥。有條件的病人,我主張在西醫做手術前,先由中醫鞏固體質;手術後讓中醫減輕留瘀傷氣。當然了,前提是建立良好的溝通,現實當中,如果患者在胃腸手術後出現消化功能障礙,中醫調理端看健脾理氣法;肺手術後出現呼吸道症狀,施以理氣化痰之法緩解;簡簡單單的一味藥黃芪,對提升白血球數量,加強抗癌T細胞的活性,已經頗具妙用。手術後燒,
盜汗、找對了中醫,也就是舉手之勞而已。
人們好像習以為常,不太在意手術前的預備。這也屬於正當心理。我倒有一些特別的病案,反映了手術前的治療也是一部重頭戲。
〈醫案举例一〉
術前中醫治療實錄
作為中醫,還沒有在臨床治療上身經百戰的,來個面癱病人也覺得「大件事」。在我們這裹,重症肌無力、中風、各種腫瘤都不算是事兒,7年前的一位患者,那真是從死神手上搶回來的。這天黃昏時分,一位女病人舉步維艱地走入診所,這是她第三次來看病,40歲上下的中區白領,給人友善知性的印象。但是從她呼吸換氣的動態,總覺得與常人有異,我心中隱隱猜測她得了某種病,而且有些年頭了,只是她本人無法辨識。她的病情和半個月前初診時一樣,服了藥絲亳不見好轉,呼吸很短很淺,咳嗽,有白痰,口唇和指甲呈暗紫色,有缺氧跡象。舌質紅絳,苔白膩,脈沉細,帶有結、代之象。再仔細診察,發現還有心律不整。種種跡象提示是呼吸衰竭,病情嚴重。我意識到中醫治療已經來不及了,急召救護車將她送醫院救治。到達醫院,拍X光肺片,左看右看醫生看不出毛病,可是躺在醫生面前的明明又是個氣若游絲的病人。輾轉終於到了瑪麗醫院心肺專科,診斷出她患了一種罕見的病—肺淋巴血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 (又叫做肺淋巴血管平滑肌增生症)。24個字母的病名,好像在說,病人的肺裹面密密麻麻地長滿了贅生的東西,細思極恐。醫院立即展開急救。馬上又發現輸氧氣輸不進去,原因是二氧化碳在身體裹滯留太多,把氧氣拒於體外。教授緊急會診,採用放血措施減少二氧化碳含量,終於搶救成功。事後瑪麗醫院的醫生說:幸好來的及時,遲一點就「爆肺」不治了。對西醫來說這也是個謎一樣的病,病理現象以「終末氣腔瀰漫性囊性擴張」為主,如果你還是一臉懵懂,就簡單地想想,近似肺氣腫,當然它們不是真的相同。病人肺的容積增大,就是胸腔內的肺漲得大大的,呼吸道阻塞,通氣障礙,CT檢查,可發現瀰漫性、均質性薄壁小囊腫。別說這個病沒有藥可治,普通人就連聽都沒聽過。目前只有靠肺移植來延續生命。在瑪麗醫院器官移植病人檔案,她的名字上了換肺的行列。
第一次從死神手裹逃了出來,等候肺器官移植,又走上了一段崎嶇的路途。本來是一位白領打工仔,變賣了物業,換取醫療維生的設備,包括氧氣供應、後備供電的小型發電機、視頻影像設備,帶著一應用具,搬入租回來的公寓,因為這所公寓的條件比較好,適合養病。患者沒有哭沒有鬧,不聲不響地辦妥了這一切,看起來真有孤注一擲的決絕。我們不禁擔心:資料報導說這個病的存活期不超過8年,患病已經有一段日子了,花了那麼多錢,萬一等不到器官移植呢?等候的每一天,都是拿生命跟死神賭,都是求生渴望與稀缺資源的擦肩而過,對等待者的心幾乎是一下一下殘忍的鞭笞,這種煎熬我特別能理解。當她來電要求中醫治療的時候,明知是一道難題,我也感到義不容辭。於是,在等候肺移植的300多天裹,我們的團隊一直陪伴著她,每日為她處方、煎藥,三天上門一次為她針灸,每當病情出現微小的變化,利用影像設備第一時間面對面瞭解病情,改換醫囑,改換處方,幫助她克服了多次缺氧的難關。支持到病情瀕危的那一刻,病人體內含氧指標下降到不能再低了,兩天兩夜滴水粒米未進,語音微弱,唇色深紫,只靠一隻氧氣簡,一根輸氣膠管,維持著一口氣還沒斷。
這一刻,奇蹟出現了!一位捐贈者的肺成功被移植到她的體內,手術空前成功,不知是巧合選是冥冥中早有註定,第二次從死神手中逃了出來。我們彼此都知道,沒有那16個月的堅持,就沒有後來的成功。那段時間我以中醫經典《金匱要略》中「葶藶大棗瀉肺湯」合「麻黃附子細辛湯」為主方,適症加高麗人參、長白山人參、石斛、黃芪、紫河車、浙貝母、百合等等。
病情變化及時調整方案,每日一劑內服藥,三日一次針刺,選穴:百會、四神聰、頭維、印堂、迎香、上迎香、地倉、頰車、曲池、尺澤、外關、合穀、血海、足三裡、陰陵泉、三陰交、關元、氣海、中脘。回看本例手術前的中醫調治很有效,術後至今六年多,這位女士活躍在工作崗位以及病人權益組織之中,生活得很有意義呢。
難點分析:
能在病人表徵模糊的一刻,判斷為呼吸衰竭並送院救治,需要成熟的臨床經驗,專注觀察。為醫者,要竭盡全力達到德術雙馨的境界、道一點與大家共勉。
缺少病房護理的條件下,以中醫中藥支撐患者帶病生存,需要嫻熟的專業技能,和一個高度合作的團隊。
經驗分享:多經絡多穴位治療的應用:當肺呼吸困難,血氧含量下降,取用肺經穴位瀉針法;當心跳過快,心力衰竭,取用心經穴位補針法:當腎功能出現異常,小便不通,取用腎經、膀胱經穴位提插法;食慾差取用脾胃經穴位,平針法;大便不通取用大、小腸經穴位,補瀉並施法。
〈醫案举例二〉
腸癌手術後冶療
陳女士,65歲,已婚,已退休。2017年4月首次到診。兩個多月前做結腸癌手術,切除腫瘤並進行化療。很快出現嚴重便秘,食慾差,骨盆和股骨劇痛,服食西藥止痛無效,精神疲倦,睡眠差,心慌,自汗,怕熱不怕冷。舌質紅,苔白帶微黃,脈沉緊,六經辨證屬陽明經病,手術留瘀,化療熱毒致裏實飲結,津虧腸燥。治療以清熱化瘀為主,選用「大黃牡丹皮湯」加長白人參、霍山石斛、馬鞭草、半枝蓮、山葡萄根,每日服一劑,結合針灸治療。一周後見有顯效,守方再進,共用藥三十劑,針灸十次。治療後大便通暢,諸證改善,胃口轉好。給予食療方二張,回家自行調攝養生。
食療方一:「山藥薏仁山斑魚湯」山斑魚一條(約6至8兩),瘦豬肉4兩,乾淮山1兩,生薏米半兩,芡實3錢。
食療方二:「馬齒莧粥」鮮馬齒莧100克,粳米100克。
〈醫案举例三〉
腎癌手術後中藥調理痊癒
聽說過腎生癌嗎?腎在人體裏面就好比是濾水廠,裏面的「濾水管」(即腎小管)如果有腫瘤細胞異常增生,入侵到周圍的「水管」:就叫腎癌。人類有一左一右兩個腎。分擔過濾血液的工作。前幾年,手術是將患病一側的整個腎臟切除。(近年盡量切少一點,保留可用的腎組織和功能。)隨著先進科技研發,現在有機械臂執行手術,保留腎組纖,切除腫瘤,縫合和止血動作非常精準。切除惡性腫物之後,腎癌復發風險很低,多數痊癒。即使細胞擴散也有標靶藥治療,是一種可以治好的病。
我的這位患者,2014年初得的病,還未能趕得上今天的先進醫療技術。那個時候一經確診腎癌,就手術切除一邊腎。他是一位工程師,59歲,已婚,有幸福家庭,從來不吸煙不飲酒。那段時間因工作壓力大,經常超負荷工作,硬撐著撐出了血尿來。檢查結果不幸是左側腎癌,於是只好做了手術。手術後體型消瘦,臉色蒼白,全身乏力,怕冷,胃口差,大便溏,日行2-3次,小便頻密。刻診見舌淡紅,苔白,脈沉細,一派陽虛之象。辨為太陰經證,陽虛血弱,裏寒夾瘀夾飲,治則:溫陽養血,驅寒祛飲,方藥選用「附子湯」加石斛、白花蛇舌草、蒲公英、壁虎、地龍乾、五指毛桃。每日一劑,連服三十日。治療後病情好轉,諸症大減,繼續調治一段時間後順利康復。
醫囑:飲食宜清淡,只剩一個腎,避免多鹽多調味料,保持體重適中,工作量不要太大。
方劑舉隅:「附子湯」:附子、人參、白術、芍藥、茯苓。
經驗分享:「附子湯」是一首富有代表性的經方。源自張仲景《傷寒論》。方中主用附子溫中祛寒,佐以人參健胃補虛,茯苓、白術利小便以逐留飲,芍藥緩急止痛,故此治胃虛寒飲,小便不利,身痛者。以此方配合扶正藥物和抗腫瘤藥物,對本案術後調理,可以說應手見效。
〈醫案举例四〉
乳腺癌手術後治療
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小葉和導管裏的惡性腫瘤。中醫自古稱為「乳岩」。西醫治療視乎病情採用根治性乳房切除手術,切除乳房、淋巴結和部分胸肌;
•或改良式乳房切除手術,只切乳房及部分腋下淋巴結; •又有單純切除患側乳房;
•如果可能保留乳房,局部切除四分一乳房加化療放療; •亦有單純切除腫瘤加化療放療;
有一位患者,44歲,是專業會計師,已婚育有兩子。兩年前被確診右側乳腺癌,今年左側乳房也發現了惡性腫瘤。她先後兩次做手術,第一次是根治性切除手術加化療,第二次是四分之一乳房切除加化療放療。正如患者本人的親身感受:「頭一次知道自己患乳癌,還很勇敢地進手術室,不知害怕。第二次真是怕怕了,這樣病起來沒完沒了,重複手術和放化療,嘔吐、脫髮、發燒、手臂腫脹,摧殘得死去活來,真是苦海無邊。」親人領她來看中醫。
初診時,身體很瘦弱,面色蒼白,神情疲倦,大量脫髮,自訴夜寐不安,二便不暢,忽寒忽熱,煩躁作嘔。刻診,脈細緩,舌淡紅,苔白,辨證為太陽經、太陰經合病,術後血虛,營衛失調,寒飲內蓄。辨證施治:主方「苓桂術甘湯」合「甘麥大棗湯」,常用加減藥味:生石決明、生牡蠣、玫瑰花、茉莉花、合歡花、太子參。連續服藥兩個月,結合針灸治療。患者自覺精神大有好轉,各種症狀減輕大半,頭髮再生,臉色好轉。再帶一個月中藥回家自行調養。臨行囑咐她每星期以黃芪加瘦肉類燉湯飲用。本例患者如今已經康復,體能可以追上一個正常人,除了照顧家中長者,還陪著孩子長途飛行去參加國際體藝比賽。
經驗分享:做過乳癌手術的患者,患側不要做針灸,不要量血壓,不要抽血。患側上肢水腫,應屬脈絡阻塞,水濕泛溢肌膚,治法當活血通絡。可用「苓桂朮甘湯」合「當歸芍藥散」加絲瓜絡、老桑枝、鱉甲、路路通、黃芪治療,並可適症加桃仁,去甘草。
本案例選用「苓桂術甘湯」與「甘麥大棗湯」兩首方,前一首方由「苓桂術甘湯」加茯苓、白術而成,苓、術功在利尿健脾,加於桂枝甘草湯中,則調營和衛,同時健脾化飲。「甘麥大棗湯」中三藥皆為味甘緩急之品,溫中養胃,以生津液,治津虛血虛,精神失常。兩方結合,配合其它藥物有良好效果。
手術後的康復鍛煉:為了讓患側上肢盡早恢復功能,手術後一周開始做關節屈
伸運作,先做手婉屈伸,後做肘關節屈伸。手術後二周開始肩關節運動,高摸
對則耳朵、梳頭。
護理:保持患則上肢血液循環通暢,避免皮膚破損。手術後三周內患則不可承重超過1kg。日後也要避免負重超過體重的四分之一。
資料來源:趙生健康網編輯室(有病就有方)
2024年2月3 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