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》標靶治療與中醫辨證論治
四》標靶治療與中醫辨證論治
進入2000年以來,腫瘤標靶藥物逐漸問世,使一些晚期腫瘤患者獲益。假如患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、肺癌、乳腺癌、腸癌、淋巴瘤,都有機會可能用到標靶藥。雖然它副作用比較溫和,但是卻變化多端,常見的毒副反應是「手足綜合症」,皮疹,以及消化系統的破壞。有時兩種副作用可以同時發生。
「手足綜合症」表現為手和腳感覺麻木,皮膚色素改變、腫脹、脫屑、水疱,甚至向身體其他部位蔓延。
「皮疹」表現為大小不一的淡紅色丘疹、或膿疱,分布在臉部、頸部、胸背處,伴有瘙癢或者觸痛感。
「消化系統的影響」表現為腹瀉、嘔吐、口腔潰瘍、吞咽困難。
經過基因檢測適合標靶藥物治療的患者,治療就幾乎成為一種常態,好像治療慢性病一樣。當患者對某種標靶藥不再敏感的時候,醫生也會盡量找到另一種新的標靶藥幫他轉換,這時候會引起新的副作用。目前治療成本此較昂貴,如果你抱著許騰不許敗的心態,不願半途而廢,找一位好中醫吧,他可以幫你減輕副作用。
〈醫案举例一〉
標靶治療毒副反應之中醫辨治
大約7年前,一位 30歲女患者因慢性白血病,接觸到當時聽起來還很新鮮的標靶藥治療。既然服食藥物就能有效地控制病情,她很高興,比起別人化療後又發燒,又嘔吐,還掉頭髮,她覺得自己幸運多了。可是,有些身體變化在她預料不到的時候,悄悄地發生了。起初是皮膚脫屑,像魚鱗似的一片一片地脫皮,接著皮膚色素改變,一身膚色變得異常的雪白雪白,對這種過度的白皙她自己也感覺惶恐。不久肢端感覺也出現異常,手腳麻木不聽使喚;漸漸還發現身高改變,人矮了一吋半。外觀改變算是冰山一角,反覆發作的腹痛腹瀉,影響了她的營養;痛經和經量過多幾乎拖垮了她的身體。擺在面前的處境有點進退兩難,繼續服藥不知將會如何變化多端,打退堂鼓吧,奈何生病離不開標靶藥。躊躇之際,聽到母親的一句話,「找中醫試試」,於是來到我這裏求治。
接下來的幾年,她一邊標靶治療,一邊服中藥減輕副作用,兩相平衡,過程有條不紊,每遇病情變化,我都作出詳細記錄,例如,腹痛腹瀉、消化不良,以「平胃散」同「葛根黃芩黃連湯」合方治療。反覆痛經、失血多,用「四逆散」合「甘麥大棗湯」,加地榆、仙鶴草醫治。呼吸道炎症、過敏性咳喘,都可以給子「小青龍湯」治療。病人初期體質差,未能工作,自從中藥改善了抗癌藥物帶來的副作用,她可以邊治療邊就業,自食其力。自今精神和體力都不錯,一切安好。她已經把自己視作一個慢性病患者,既來之、則安之了。
經驗分享:
「平胃散」:蒼術、厚樸、陳皮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。
「葛根黃芩黃連湯」:葛根、黃芩、黃連、炙甘草
在本例中,應用‘平胃散’與‘葛根黃芩黃連湯’,健脾理氣,解表清裏,平平正正的兩首方子,收效也很「正」。另外,經血過多;以地榆和仙鶴草兩味藥合用,常有良效。
〈醫案举例二〉
腦垂體瘤標靶治療加中醫治療
薛某,男,63歲,多年前因頭痛和肌肉無力,檢查診斷為腦垂體瘤,病程已有8年,顱內腫瘤佔位7cm ×7cm x8cm,由於腫瘤佔位大,位置險惡,不宜手術切除。來診時已經服用標靶藥物有一段時間。病情尚算穩定,暫無生命威脅。但是最近劇烈頭痛反覆發作,睡眠質量差,記憶衰退,前來求治。初診時脈細緩,舌淡紅,苔白,六經辨證為少陽、太陽經合病,氣滯血鬱。由於顱內腫瘤膨脹生長,佔據一定的空間,無論是惡性還是良性,都會顱內壓力升高,壓迫腦組織,導致中樞神經損害。患者近來頭痛症狀,反映了腦腫瘤附近組織水腫,中醫則將此歸類為「真頭痛」。可以給予舒緩病情的治療,控制局部神經性抽搐,減少腫瘤附近的水腫。這方面正是標靶治療的短板。我對症治療給予「甘麥大棗湯」合「四逆散」,加合歡花、太子參,服7劑見效。守方再服一個月,臨床症狀解除。囑病情若有反覆再來診治,平時多注意休息。
標靶治療用藥範圍廣,副作用表現變化多端,中醫要因應個體差異,準確辨證。我承認中醫並不是無所不能的,但至少在接手標靶治療這類副作用比較溫和的病例時,舒緩病人的不適是份內之事。
方劑舉隅:
1. 「四逆散」:北柴胡、白芍、枳實、炙甘草。
2. 「太子參、合歡皮」,是一對「對藥」,素有調暢心脈,益氣和陰的美譽。我將合歡皮換成合歡花,在本例中應用效果良好。
資料來源:趙生健康網編輯室(有病就有方)
2024年2月3 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