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溫病學》心得

溫病的病因

  病因是指疾病發生的因素。溫病的致病主因,是感受溫熱病毒(即一般所說之溫邪),它是在四時不同氣候條件下所產生的。溫病的致病原因,雖然是感受外界之溫熱病毒,但其發病實與人體的內在因素,即正氣的強弱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。也就是說,外邪必須在人體正氣內虛,抗病能力減弱,不能抵禦外邪的情況下,才能侵入人體而發生疾病。正如《靈樞‧百病始生篇》說:〝風、雨、寒、熱,不得虛邪,不能獨傷人。率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,蓋無虛,故邪不能獨傷人,此必因虛邪之風,與其身形,兩虛相得,乃容其形。〞
  還須指出,如從疾病的發生來說,內在因素固然佔有重要地位,但從病變性質來說,溫病畢竟是屬於外感熱病的範圍,所以說溫熱病毒,仍是溫病致病的一個主要因素。
  臨床對於溫病病因的認識,主要是以證候為依據。由於各種病因,其致病各有不同的證候特點,所以掌握了這些特點,便能正確地辨證求因,明白了病因,便可以認清病變類型以及演變情況。從而確立治療原則。以下是各種病毒、就其病邪性質、致病類型、發病特點分述於下:
  1)風熱病毒:是在春季風熱當令的氣候條件下(或冬令氣候反常,應寒反暖)所形成的致病因素。因受風熱病毒引起的溫病為風溫。風熱病毒襲人,肺衛首先受其影響,所以風溫初起必見發熱惡寒,口微渴,咳嗽等肺衛證候。
  2)暑熱病毒:是因夏令暑熱氣候而形成的病毒。因感受暑熱病毒而發生的溫病是為暑溫。暑熱襲入人體傳變最速,所以暑溫初起一般多無衛分表證,而徑見壯熱、口渴引飲、多汗等陽明氣分熱盛之象。這與其它溫病有所不同。夏令暑熱既盛而雨濕亦多,於是暑熱之中每易兼挾濕邪,故夏季亦多暑溫挾濕之候。
  3)濕熱(病毒):是在雨濕較盛季節、氣候潮濕的條件下所產生的一種病毒。因感受濕熱病毒而發病的為濕溫。濕性粘膩淹滯,不易驟化,故濕熱病毒多發病緩慢而病程較長。由於脾為濕土之臟,胃為水穀之海,所以濕溫多以脾胃為病變中心。即使病在初起,除頭痛、惡寒、身重、肢倦、身熱不揚等表濕見證外,而以胸脘痞悶、嘔惡、苔膩、尿濁、便溏等裡濕見證為主,濕為陰邪,本易傷人之陽,但鬱久則濕必從熱化,故濕溫後期,亦多化燥傷陰。
  4)燥氣病毒:是在秋令乾燥氣候條件下所產生的一種致病因素。感受燥氣病毒而發病的是為秋燥。燥盛則乾,故秋燥病初起,除具一般表證外,必有津氣乾燥現象,如口乾鼻燥,咽喉乾燥等。 燥邪每隨氣候的溫涼而性質有異,如初秋尚熱,則燥從熱化;深秋涼爽,則從寒化。所以秋燥病有溫燥、涼燥之分。溫燥與風燥相近,涼燥與風寒相似。屬於溫病範圍的,是由燥熱病毒所引起的溫燥。
  風、暑、濕、燥的不同病毒,作用於人體而發生溫病,如其發病急劇、病情嚴重而且有強烈的傳染性的,便稱為癘毒或疫癘之毒,以便區別於一般病毒為病的發病情況,但究其性質,仍不出風、暑、濕、燥等病毒的範圍。例如疫癘病中有濕熱疫與暑燥疫之分,就是以暑與濕來分別屬性與劃分類的,所以疫癘病的辨證施治,與一般溫病在原則上是一致的。但考慮到疫癘病的病毒重、病情險,在方藥的具體運用上,必須以大劑量的解毒為主,與一般病毒為病的用藥有所不同。

請注意:

本網站由醫師所提供的藥方,僅給讀者參考。如果讀者正在服食其他藥物,或身患其他疾病,更須經註冊中醫/西醫同意才可服用。我們恕不負上任何責任。

趙生健康網 謹啟

頂部目錄添加收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