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秋天,本人參加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籌辦的〝癌症防治高級研習班〞。整個研習過程需時約半年。2012年10月5日的課堂講者,由廣州中醫藥大學首席教授周岱翰老中醫擔任。周教授是中國著名中醫腫瘤學家。這席話是以〝中藥抗腫瘤研究的評析與前景〞為題。周老風趣健談,授課形式生動具體,令人印象深刻。
中藥抗癌研究源於《神農本草經》。周教授綜述了五十年來抗癌中藥的研究狀況和成果,分析抗癌中藥應用模式及優勢,並總結中藥抗癌機理的實驗結果:得出中藥的作用機制主要在於細胞毒作用、誘導細胞凋亡、誘導癌細胞分化、抑制癌瘤血管生成、調節細胞信號傳導、抑制染色體端粒酚活性、調節機體免疫功能、逆轉癌細胞的多藥耐藥作用。他也對抗癌中藥的研究前景提出若干思考,探討提高抗癌中藥療效的前景。
中藥抗癌研究前景光明,任重道遠。中醫學認為,癌的病機是〝毒發五臟〞、〝毒根深藏〞,體內和體表腫塊是內臟病變在局部的表現,治療特點是整體觀和辨證論治,目的是治病留人,突出了中醫治療以人為本的理念。俗語說,病來如山倒,病去如抽絲。癌瘤治療的過程漫長而且反覆,當邪正對峙、邪雖壓正的情況下,可以出現〝帶瘤生存〞的特殊階段,此時可通過辨證論治改善症狀、延長生存期,這亦是中藥抗癌的優勢所在。2006年世界衛生組織(WHO)將癌症論述為可控性疾病,這對癌症的防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,改變了以往偏重過度治療的觀點,使無法治癒的癌症患者可保持良好的生活質量而〝帶瘤生存〞,成為中西醫腫瘤界學術共識。目前中藥在配合放射治療、化學治療可具增效減毒,術後防治癌瘤復發轉移,晚期癌症單用中藥以改善症狀、帶癌生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和優勢。但是中醫腫瘤學的發展也面臨著極大的困難和挑戰。中藥抗癌的發展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瓶頸問題;需要建立統一的、規範化的臨床療效評價體系和標準;利用現代科技進一步分析中藥抗癌的機制。 尤其對單味中藥和中藥複方研究出高效的、低毒的抗癌新藥,尤為當務之急。
周老在講座上,提出警惕〝中醫異化〞現象對中藥抗癌研究的誤導作用。〝中醫異化〞是指某些中醫或〝現代中醫〞過度依賴現代電、光、聲的診療技術和實驗資料,忽視傳統的四診手段,辨證思維的理法方藥,生硬地用〝電子〞、〝離子〞、〝元素〞和解剖結構解釋〝精、氣、神〞和經絡臟象,使作為中醫特色的整體觀念,辨證論治黯然失色。中醫異化現象可能對未來的中藥抗癌研究產生一定誤導作用。周老的這些訓話,肯定中醫藥的傳統價值,批評現今社會過度依賴科技醫學的現象。
臨末,周老對中醫後學者殷殷寄語:〝業精於勤、荒於嬉;行成於思,毀於惰。〞,〝做人要知足,做事要知不足,做學問要不知足。〞。前輩教誨真是字字珠璣,後學將會銘記於心。
趙醫師
2014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