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開埠之初,當局法例規定,中醫的英譯叫做Herbalist,意譯為〝種植或販賣草藥者〞,不承認中醫為醫務人員,使他們沒有受到應有的信任和尊重。戰後港英政府對中醫仍然推行歧視和不聞不問政策,不加以監管和扶植,在這種放任政策之下,中醫的水準良莠不齊。由於經營環境困難,中醫師難顧三餐溫飽,對理論學派的傳統和發展顯得蒼白乏力;中藥經營者有個別巧取豪奪,我目睹用甘草水浸桔梗曬乾切片,冒充價格昂貴的花旗參售賣,凡此種種,不一而述,實在令人扼腕。
1989年以後,港英政府對中醫藥制度作出檢討,行政局於1994年11月接納《中醫藥工作小組報告書》的建議,主張及早建立制度,推廣及監管中醫藥等。1995年4月港府成立了香港中醫藥發展籌備委員會,1995年9月22日香港中醫藥發展籌備委員會進行全港中醫師登記工作,以備日後審核中醫師註冊資格。在港連續執業15年以上者,具備認可學歷同時執業10年以上者,豁免註冊審核及參加執業試,其餘者必須參加執業考試。這一條政策推出,對於一班世代相傳業醫的從業者,無疑是一種鼓舞,對於從國內來港的中醫師,保護了他們的專業知識和地位,使本地的中醫水平發展得到正面的動力。有志於中醫事業的人因應自已的條件,紛紛作好準備,蓄勢待發。1998年《施政報告》特首董建華訂下目標,把香港發展成國際中醫中藥中心,1999年7月《中醫藥條例草案》在立法會獲得通過。同年9月,成立了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。渴望了很久的時代來臨了。在信心的推動下,1999年,我投資五十萬港元,首先建立一個個人的中醫網站《趙生健康網》,向讀者講解和分享中醫的好處,為中醫行業吶喊助威,為自已的診所發展鋪墊道路。建立這個網站經歷波折重重,嘗盡人間冷暖,投資進去的不僅是金錢,更多的是心血,是對未來的探索,對新科技應用的感知。從1999年至今,《趙生健康網》更新了三次,它也是本地中醫發展足跡的見證。2001年開始,衛生署致力制定〝香港中藥材標準〞。 2000年8月1日中醫藥管理委員會開始接受合資格中醫師申請註冊,我在當時參加了中醫資格的申請、審核。2002年11月29日獲發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中醫資格。
香港回歸祖國十五年,我從事中醫藥事業工作如魚得水,1999年創辦趙生健康網www.chiusang.com.hk,2003年創辦趙生漢藥苑,2008年創辦趙生漢藥苑觀塘分店。2001年至2003年,擔任香港《新城財經台》健康節目主講嘉賓。2005年擔任無線電視健康台、亞洲電視本港台主講嘉賓。擔任多份報章、雜誌專欄作者。2000年至2010年編寫出版暢銷健康書籍達16部。
〔1〕陰陽五行與健康美容 〔2〕育兒有方 〔3〕解讀疏菜
〔4〕古方今用論治都市病 〔5〕健康貼士 〔6〕何妨做湯羹
〔7〕吃蔬菜的學問 〔8〕聰明仔聰明方 〔9〕香港常見病
〔10〕食療精華下載 〔11〕吃海鮮的學問 〔12〕吃乾果的學問
〔13〕袪濕消暑湯方 〔14〕潤燥調補湯方 〔15〕亞健康食療指南
〔16〕準媽媽必備湯方。
2007年應國務院僑務辦邀請,赴北京參加建國58週年慶典活動,2010年拙作亞健康食療指南獲中華健康事業發展論壇評為〝優秀論文一等獎〞。 多年來,我致力傳承和發揚先賢張仲景傷寒學派的醫學思想,運用六經辦證的原則,臨床上收到滿意的療效。因此我以仲景醫學去培訓新一代中醫中藥人材。環顧四周的同行們,有不少人取得可喜的成就,邊教學邊臨床的柬專家,現在已經桃李滿門;精於醫術的開設診所、分所多如雨後春筍;經營有道的建立了自已的產品品牌;心細如麈的加入了美容健美行業;涼茶品牌和健康飲料生產過程裡面,離不開我們的中醫出謀獻策,專業把關。骨傷科醫師活躍左體育運動界、民間舞獅團體、拳術學習班。針炙醫師遠赴德國、美國進行技術交流傳播。好學不倦的同行,年逾花甲仍然有攻讀中醫碩士、博士,敬業樂業的同行,千里跋涉去國內崇山峻岭探尋地道藥材。十五年彈指一揮間,過去那種孤身上路,懸壺濟世的感覺,晃如隔世。
過去的中醫藥十五年,我們已取得令人振奮的業績,但仍未達到目標,我們會繼續努力,不斷創造更佳中醫藥業績。
資料提供: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針灸學證書
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中醫經典與臨症辨治學證書
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註冊全科中醫趙 生
查詢:TEL:23828279、27186089、27183928
FAX:27186139、27186968
電郵:cs23828279@yahoo.com.hk
趙生健康網站:www.chiusang.com.hk
2012年6月28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