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醫案分享

腹主動脈剝離後遺症—趙醫師醫案

腹主動脈出現病情是很凶險的。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就是腹主動脈管破裂離世。他於1948年起病,1955年離世,當時醫療界對他的病情採取外科手法,是有所控制的。

人的腹部主動脈夾層有內、中、外三層。當內層破裂,血液跑到中層及外層間,形成一個位於動脈血管內層的假腔,血液大量流入假腔,無法正常輸送到全身,就可能導致組織壞死。病情往往來得急,且不容易鑑別診斷,表現為腹部劇烈疼痛,可延伸至下背部,胸部,或四肢,合併頭暈、休克、腸系膜或脊椎動脈血流不足,四肢麻木無力。醫療條件很好的醫院給予緊急搶救,仍然可能救不回。

我接手過幾例經搶救僥倖生還的患者,需在深切治療部留醫,轉普通病房,出院後需要服用降血壓藥,出現較多後遺症。其中一例,患者數年前腹主動脈剝離,經搶救脫險,一直服用降血壓藥來減低心臟搏動次數及動力,因而相當疲憊,經常瞌睡、頭暈、咳嗽、聲音沙啞微弱,甚至聲若蚊蠅,脈沉而細緩,舌淡無色澤,有裂紋,苔少,胃口和大小便正常。診斷為太陽經、太陰經合病,氣血虛弱,臟腑功能衰退,治以調補氣血,強健臟腑,防止腹主動脈再次撕裂,方藥選用「黃芪桂枝五物湯」合「甘麥大棗湯」加桔梗、法半夏、細辛根,每日一劑,連服兩個月,之後減為每週四劑。患者身體細胞帶氧量更充足,疲勞消除,精神煥發,正常上班。

請注意:

本網站由醫師所提供的藥方,僅給讀者參考。如果讀者正在服食其他藥物,或身患其他疾病,更須經註冊中醫/西醫同意才可服用。我們恕不負上任何責任。

趙生健康網 謹啟

頂部目錄添加收藏